linux协议 linux 协议
本文目录一览:
- 1、Linux系统上PPTP协议VPN服务器架设方法
- 2、Linux网络编程中网络传输KCP协议原理解析
- 3、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与收发包处理流程
- 4、Linux怎么检测nat类型,STUN(RFC3489)的NAT类型检测方法
- 5、linux上位机开发
- 6、Linux网络协议栈-组播(Multicast)基础
Linux系统上PPTP协议VPN服务器架设方法
1、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ervice pptpd restartchkconfig pptpd on查看一下服务器是否在1723上面监听了配置系统转发现在的VPN服务可以连上,但是不能通过VPN服务器进行转发,也就是不能够上网或者访问其他服务器等,需要开启系统转发和NAT。
2、解析:我还建议是在原配置文件上添加内容来配置pptp ,省的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 将如下内容添加到到options.pptpd中: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s-dns 8ms-dns 4 然后保存这个文件。 解析:ms-dns 8, ms-dns 4是使用google的dns服务器。
3、使用apt命令安装pptp服务。这是搭建PPTP VPN服务器的第一步,确保你的Ubuntu系统具有必要的软件基础。编辑pptpd.conf配置文件:安装完成后,打开pptpd.conf配置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PPTP VPN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信息,如允许的最大连接数等。编辑用户配置文件:在用户配置文件中添加用户信息。
4、一个传统的 VPN(如 OpenVPN、PPTP)由一个 VPN 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连接到这台服务器的客户端组成。当任意两个 VPN 客户端彼此通信时,VPN 服务器需要中继它们之间的 VPN 数据流量。
5、)使用apt命令安装pptp服务。2)安装完成后,打开pptpd.conf配置文件进行编辑。3)编辑用户配置文件,添加用户信息。4)重启PPTPD服务。5)配置网络和路由规则,设置ipv4转发。6)设置iptables NAT转发。7)设置MTU值,确保大包不会丢失(此步骤可选)。8)检查VPN服务器的连接情况。
Linux网络编程中网络传输KCP协议原理解析
KCP在面对网络不佳的情况时实现了拥塞控制,限制了发送端的数据包数量,以确保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灵活性与配置:KCP协议提供了对多个参数的配置能力,如超时重传时间、快速重传策略等,使得KCP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KCP协议在Linux网络编程中的原理解析如下:基础架构与核心理念:基础架构:KCP协议基于UDP协议构建,放弃了TCP的繁琐友好特性,以换取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核心理念:KCP协议聚焦于每一包数据的传输,而非全局网络状况的考量,体现了其“自私”的设计理念。
KCP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可靠的UDP协议。UDP协议是无连接的,由于其实时性较好,通常应用于游戏或音视频通话等场景,且不需要提前建立连接,能节省设备资源,因此广泛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此外,UDP在大量数据传输(如文件下载)以及DNS请求中也表现出色。
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与收发包处理流程
数据接收流程:数据从NIC通过DMA传输至主内存,被封装在sk_buff中,然后经过协议栈各层的处理,最终到达应用层。数据发送流程:以UDP数据报为例,数据从应用层通过BSD Socket层、网络协议层、Linux Bridge子系统、VLAN协议族和数据链路层,最终通过NIC发送出去。
Netfilter 是 Linux 内核中进行数据包过滤、连接跟踪(Connect Track)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的主要实现框架。该框架在网络协议栈处理数据包的关键流程中定义了一系列钩子点(Hook 点),并在这些钩子点中注册一系列函数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网络设备收发包概述网络设备收发包是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网卡协同完成数据传输的核心过程,涉及驱动初始化、硬件交互、中断处理、协议栈处理等多个环节。
Linux怎么检测nat类型,STUN(RFC3489)的NAT类型检测方法
1、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实现了STUN协议的客户端工具来检测NAT类型。这些工具通常会输出易于理解的NAT类型标识,如“Open”、“Full Cone NAT”等。例如,可以使用stun或stunclient等命令行工具来执行STUN测试。这些工具通常需要从指定的STUN服务器接收响应,并解析响应来确定NAT类型。
2、可以使用STUN库来实现NAT类型检测。Client根据STUN服务器的响应来判断NAT类型。可用的STUN服务器包括:stun0sipphone.com、stun.iptel.org、stun.softjoys.com、stun.xten.com。执行检测:在Linux下,可以使用支持STUN协议的工具或库来执行NAT类型检测。
3、NAT为其分配一个公网{IP1:端口1},以后内网主机发送给外部主机1的所有UDP数据包都是通过公网{IP1:端口1}发送的;当内网主机通过这个socket向外部主机2发送UDP数据包时,NAT为其分配一个公网{IP2:端口2},以后内网主机发送给外部主机2的所有UDP数据包都是通过公网{IP2:端口2}发送的。
4、在工具中,选择STUN Server,例如http://stun.miwifi.com。选择RFC 3489作为测试标准。点击Test按钮,工具将显示当前网络的NAT类型。判断P2P打洞可能性:根据检测到的NAT类型,参照以下表格判断两端设备在幻影米布中能否成功打洞:NAT1 vs NAT1:可以成功打洞。NAT1 vs NAT2:可以成功打洞。
5、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并把客户端的公网IP、Port封装到ICE Candidate中。通过一个复杂的机制,得到客户端的NAT类型。STUN Server通过以下步骤判断NAT类型:判断客户端是否在NAT后:客户端向STUN服务器的某个IP和端口发送UDP包,服务器收到后把收到包的源IP和port写到UDP包中,然后发还给客户端。
6、NAT类型有四种:全锥形、地址受限锥形、端口受限锥形和对称NAT。要了解当前网络类型及打洞可能性,可使用NatTypeTester工具,通过选择stun.miwifi.com和RFC 3489,测试后即可获取NAT type。根据两端设备的NAT类型,参照特定表格判断是否能在幻影米布中实现成功打洞。
linux上位机开发
1、上位机开发主要是指针对某个硬件或设备,使用软件开发技术,开发出能够与该硬件或设备进行通信、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的应用程序。因此,上位机开发需要掌握以下技能:编程语言: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等。通信协议:了解常用的通信协议,如TCP/IP、USB、RS23CAN等。
2、Eclipse是一款开源的集成开发环境,广泛应用于Java等编程语言的开发。它的插件体系使其能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工具,适用于跨平台的上位机软件开发。Qt:Qt是一种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框架,可用于开发各种上位机应用。
3、上位机免费软件有以下几种: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这是一个免费且开源的编辑器,广泛支持Windows、Linux和macOS系统。VS CODE通过其丰富的扩展库,能够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C++、Python、Java等,非常适合用于上位机软件的开发。
4、上位机开发框架是用于创建上位机软件的工具和库的集合,这些框架提供了构建用户界面、处理用户输入、与硬件通信等功能的基础。
Linux网络协议栈-组播(Multicast)基础
它是现今网络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通常所使用的网络协议或服务大多采用单播传输,例如一切基于TCP的协议。组播(Multicast):把信息同时传递给一组目的地址。它使用的策略是最高效的,因为消息在每条网络链路上只需传递一次,而且只有在链路分叉的时候,消息才会被复制。
基础概念组播(Multicast)是一种网络传输方式,允许数据从一个源地址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节省网络带宽,提高传输效率。具体实现过程发送端新建socket:用于发送数据报文。初始化sockaddr_in:设置组播端口号。设置组播选项:如IP_MULTICAST_LOOP,控制数据报文是否回传。
Linux网络应用开发中的单播、广播和组播是UDP协议下的三种数据传输方式,它们无需预先建立连接,直接向目标地址发送数据。单播用于点对点通信,而广播和组播则涉及到一对多的通信模式。广播通信主要用在地址解析、动态IP分配和网络时间同步等方面,所有同网段主机都会接收到。
通常需要以root身份登录或使用sudo以便在Linux机器上使用ifconfig工具。依赖于ifconfig命令中使用一些选项属性,ifconfig工具不仅可以被用来简单地获取网络接口配置信息,还可以修改这些配置。 命令格式: ifconfig[网络设备][参数] 命令功能: ifconfig命令用来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